血浆生物素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2015)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血浆生物素酶(BTD)活性定量检测方法及其生物参考期间,为临床诊断BTD缺乏症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以人工合成生物素-4-氨基苯甲酸钠为底物,紫外分光光度计546 nm波长比色法测定血浆BTD活性,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评估,建立正常生物参考期间,并对16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患儿进行血浆BTD活性测定.结果 血浆BTD测定方法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9%和6.5%,低、中、高浓度样本回收率分别是90.3%、89.5%、92.6%.139例健康儿童血浆BTD活性平均为(10.52 ±2.05) nmol/(mL· min)[5.19~14.09 nmol/(mL· min)].15例临床及HLCS基因诊断明确的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患儿血浆BTD活性均正常,平均为(9.59 ±1.94)nmol/(mL· min)[5.09~13.32 nmol/(mL· min)],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临床及BTD基因诊断明确的BTD缺乏症患儿BDT活性为0.45 nmol/(mL · min),其母亲和弟弟分别为已知致病突变c.235C>T和c.1493intT携带者,其BTD活性分别为4.3 nmol/(mL· min)及5.2 nmol/(mL· min).结论 人工底物比色法测定血浆BTD活性是一种标本用量少、快速、稳定、准确度和特异性均较高的定量检测方法,是BTD缺乏症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