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类乳腺分泌性癌9例临床病理观察

Acta Medicinae Universitatis Scientiae et Technologiae Huazhong(2020)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涎腺类乳腺分泌性癌(M ASC)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涎腺类乳腺分泌性癌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K7、P63、Mammaglobin、S-100、SOX10、DOG1、MUC4及Ki-67等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7.4岁.7例患者病变位于腮腺,1例病变位于颌下腺,1例位于硬腭;9例均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肿瘤大小1.0~3.8 cm,平均直径2.5 cm.原发病例8例,复发转移病例1例.病理组织学表现,低倍镜下,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5例表现为瘤细胞排列成经典的管状、管状囊性和筛状结构,2例表现为囊性乳头状结构.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罕见,无明显坏死.免疫组化显示所有肿瘤显示CK7强阳性,S-100和Mammaglobin中度至强阳性.在所有病例中均检测到SOX10弱阳性表达,在6例中MUC4灶性阳性.P63和DOG1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8%~10%6.FISH检测结果示8例存在ETV6基因易位.结论 涎腺类乳腺分泌性癌是较为罕见的低度恶性涎腺型癌.病理形态学与其他涎腺病变类似,易误诊.免疫组化显示S-100及Mammaglobin阳性.ETV6基因易位是特征性的分子异常.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