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临床因素预测pⅢA-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获益人群的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2018)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病理分期为ⅢA-N2(pⅢA-N2)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手术±辅助化疗后,加或不加术后放疗(PORT)的疗效,从术前临床因素中筛选能从PORT中获益的亚组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的pⅢA-N2 NSCLC患者804例.其中,PORT组患者276例,单纯化疗组528例.通过增强CT或者PET/CT获取准确的临床淋巴结分期.CT上淋巴结短径≥10 mm或者PET/CT上淋巴结SUV>2.5定义为转移淋巴结.PORT使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技术,计划靶体积的设计处方剂量为50~60 Gy,剂量分割为1.8~2.2 Gy/次.采用Log 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及亚组分析,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评估PORT对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影响,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07个月.2年、5年OS分别为82.1%、54.5%,中位DFS为19.84个月,中位LRFS为120.31个月,中位DMFS为30.52个月.行PORT显著改善了OS(x2=5.253,P=0.022)、DFS(x2=18.397,P<0.001)、LRFS(x2=15.358,P<0.001)和DMFS(x2=6.434,P=0.01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术前T分期增加、术前N分期为N1~N2、病理类型为非鳞癌非腺癌、化疗周期为1~2、未行PORT是显著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N分期、病理类型、是否PORT为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行PORT有OS获益的亚组分别为男性(HR:0.697,95%CI:0.513~0.947,P=0.021)、吸烟(HR:0.648,95%CI:0.464~0.905,P=0.01 1)、术前N分期为N1~N2(HR:0.640,95%CI:0.465~0.881,P=0.006)、临床分期为Ⅲ期(HR:0.688,95%CI:0.484~0.980,P=0.038)以及病理类型为腺癌(HR:0.726,95%CI:0.527~0.999,P=0.049)的患者.结论 PORT能改善全组患者的OS、DFS、LRFS和DMFS.部分术前临床因素具有预测PORT后有OS获益的亚组人群的价值,包括男性、吸烟、术前N分期为N1~N2、临床分期为Ⅲ期以及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患者.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