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电针足三里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早期炎症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

Junshi Yixue(2016)

引用 2|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早期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48只,随机分为:A 组(对照组)、B 组(模型组)、C 组(电针足三里组)、D 组(电针非穴组)、E 组(造模后注射α-银环蛇毒素组)和 F 组(造模后注射α-银环蛇毒素+电针足三里组),每组8只。A 组开腹后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采用 Chiang 方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模型,C、F 组术后持续电针双侧足三里穴1 h,D组采用相同频率和时间刺激非经非穴,E、F 组术后腹腔注射α银环蛇毒素。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活杀,剪取磨损盲肠组织,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术后第3天,磨损盲肠出现炎性水肿,局部组织未发生明显粘连;与 A 组比较,其余各组 TNF-α、NO 和 NOS 含量明显升高(均 P <0.01);C 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行手术处理的其余各组(P <0.01或 P <0.05);与 B 组相比较,D、E 及 F 组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降低或升高(P >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有效降低腹腔粘连形成早期组织 TNF-α、NO 和 NOS含量,减轻组织炎性水肿;阻断胆碱能受体α7亚基后给予电针足三里处理,组织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降低。足三里穴发挥抗炎机制可能与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ausanli,abdominal adhesion,inflammation,cholinergic pathwa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