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局限性肠系膜混浊征的CT征象及病因分析

Radiologic Practice(2019)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局限性肠系膜混浊征(SMM)的CT特征及其主要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SMM的CT及临床资料.CT图像评估包括SMM的发生部位、厚度、血管变化、相邻肠壁改变、淋巴结肿大和脂肪环征.结果:46例SMM累及空肠系膜39例(84.78%),回肠系膜7例(15.22%).38例(82.61%) SMM内出现血管扩张,11例(23.91%)出现SMM旁肠壁增厚,21例(45.65%)出现SMM内淋巴结肿大,7例(15.22%)出现脂环征.SMM的主要病因:水肿18例(39.13%),肿瘤浸润13例(28.26%),炎性改变11例(23.91%),特发性4例(8.70%).空肠系膜与回肠系膜发生SM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9,P<0.001).肿瘤浸润与非肿瘤性(炎性、水肿及特发性)SMM内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1),肿瘤浸润更易出现SMM内淋巴结肿大.结论:恶性肿瘤、水肿及炎症CT均可表现为SMM,CT显示SMM而没有明显恶性肿瘤阳性征象的患者,应进行随访复查,排查隐匿性恶性肿瘤的可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