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Hz B型超声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1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 黄斑区病变的形态学检查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屈光间质混浊眼的检查受到限制,传统的10 MHz B型超声检查对黄斑病变的分辨率较低,20 MHzB型超声检查在黄斑区疾病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方法. 目的 应用频域OCT和20 MHz B型超声对黄斑病变进行形态学对比观察,探讨20 MHz B型超声对黄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确诊的黄斑病变患者51例51眼,患眼均行频域OCT扫描,然后行20 MHz B型超声检查.黄斑病变按频域OCT检查的形态学改变进行分类,分析20 MHz B型超声的声像学特征,探讨病因. 结果 根据频域OCT检查检出黄斑裂孔 10眼,B型超声显示黄斑区实性圆顶状回声表浅隆起,病变中央呈孔状凹陷.频域OCT检出的黄斑水肿16眼、神经上皮层脱离6眼和视网膜劈裂4眼,B型超声均显示黄斑区球壁表面的局限性带状表浅隆起,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频域OCT检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脱离15眼,B型超声检查显示黄斑区球壁表面局限带状强回声表浅隆起,光带较厚,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 结论 20 MHz B型超声能对几种常见的黄斑病变进行初步鉴别,与频域OCT相比,黄斑病变B型超声表现的识别能力稍欠,但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B型超声的诊断作用优于频域OCT.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