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脂肪肝形成临床研究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2018)

引用 1|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脂肪肝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1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化疗前后肝脏B超、生化指标转氨酶[肝功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血脂[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h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在158例患者中,化疗期间共有59例患者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发生率达37.3%,与化疗前具有显著差异;出现脂肪肝时间为化疗后1.5~17.0个月,平均5.4个月;化疗2.0~12.0个疗程出现,平均4.2个疗程.出现脂肪肝患者从初诊到诊断脂肪肝时体重增长-7.1~23.2 kg,平均增长5.5 kg.不同性别、年龄、淋巴瘤类型之间,脂肪肝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患者肝功转氨酶及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例合并脂肪肝患者在化疗完全结束后3~9个月B超检测肝脏恢复正常,无脂肪肝表现.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可发生肝功损害、血脂异常,部分可发展为脂肪肝,临床医师应认识到脂肪肝危害,及早发现并处理.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on-Hodgkin lymphoma,chemotherapy,fatty liver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