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倍体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监测的临床观察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2018)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治疗前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2015年4~12月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84例及宫颈慢性炎症的患者30例,治疗前后进行随访观察.对纳入研究的患者手术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复查时均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道镜活检及DNA倍体分析检测.结果 ①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R-HPV阳性率及DNA倍体检测阳性率增加,且N≥3个异倍体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负荷量及宫颈上皮细胞DNA异倍体细胞数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是递增趋势.② 治疗后半年复查HR-HPV、DNA倍体分析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发现宫颈病变异常程度、HR-HPV及DNA倍体分析检测阳性率较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治疗前84例CIN患者中,有75例HR-HPV感染病例,其中57例伴有DNA倍体分析阳性.治疗后复查有10例HR-HPV持续感染病例,其中7例伴有DNA倍体分析阳性.结论 ① 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DNA倍体检出率增加.且HPV负荷量及宫颈上皮细胞DNA异倍体细胞数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是递增趋势.②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宫颈病变程度、HR-HPV阳性率及DNA倍体检测阳性率.③在HR-HPV持续感染的CIN患者中,同时行DNA倍体分析检测可辅助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情况.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