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心脏病理学及其进展

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2017)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经颈静脉心内膜心肌活检术(endomyocardial biopsy, EMB)自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外科医生Cave 和病理学家Billingham 发明以来,已成为标准的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监测方法并沿用至今[1].虽然心脏移植总的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但是移植物衰竭、恶性肿瘤和慢性移植心脏血管病等在死因构成中的位置仍高居不下[2].人们对排斥反应尤其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AMR)的认识还在逐步深入,诸多临床诊断与管理问题还有待解决[3-4].目前,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5-6].心脏移植已不仅是一项高水平的外科手术,而是一项包含病理医生在内的、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的复杂的治疗过程.本文结合心脏移植相关临床研究及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ISHLT)有关共识及病理标准,就病理方面的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作简要的介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