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可疑不良事件的报告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search(2017)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人工髋关节不良事件的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不良事件监测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跟踪随访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78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将其中的127例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前瞻性入组87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7例发生可疑不良事件,总可疑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46%,平均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在不良事件信息收集过程中有5例患者未填写随访表(即在前瞻库中不良事件有信息,但未填写随访表),共发现不良事件122例,其中疼痛发生率最高,为112例,下肢肌力弱、纠正步态、弹响、假体周围骨折、伤口脂肪液化、血栓各发生1例,红肿及下肢不等长各发生2例.112例疼痛患者中,轻微疼痛所占比例最高,为73.8%.重度疼痛最低,为0.8%.结论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痛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此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要谨慎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有效预防疼痛,术后做好康复训练及健康指导,有效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应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时发现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提高医疗产品的安全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