骺桥的含义及影响骺桥切除术疗效的内在因素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search(2020)

引用 1|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骺桥切除术(epiphyseal bar resection)是一类用于矫正德尔塔骨(delta bone)关节面侧倾并促进其骨干-干骺端纵向生长的手术,中心步骤有二:(1)切除与骨干-干骺端短纵缘相对的纵行骺及其深面的骺板(和骨皮质)——“纵行骺”或所谓的“骺桥”,解除“J”或“C”形骺限制骨干-干骺端纵向生长的作用力,由留存在骨端的骺及骺板引导骨干-干骺端纵向生长及重建,通过提升并均衡骨组织的生长速度,将侧倾的骨端关节面逐渐复位至水平态(图1,2);(2)移植脂肪或骨水泥充填切除所产生的“空缺”,防止术后骺桥复发或骺板骨桥(physeal bar)形成阻碍畸形矫正进程[1-2].骺桥切除术明显异于一般的骨矫形术:一是矫正畸形之力源于患骨自身生长发育,而非外界;二是显效缓慢,畸形矫正用时常达1年以上[2].骺桥切除术用于临床40余年,至今不乏未为术者明了之处,譬如骺桥的含义以及关涉骺桥切除疗效的内在因素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