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吻合方式对经典胰十二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2020)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前胃空肠吻合与结肠后胃空肠吻合对经典胰十二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影响.方法 依据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的位置,将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49例患者分为结肠前吻合组(72例)和结肠后吻合组(77例).分析2种胃空肠吻合方式对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肠前吻合组发生胃排空障碍14例(19.44%),其中A级7例(9.72%)、B级4例(5.56%)、C级3例(4.17%);结肠后吻合组发生胃排空障碍28例(36.36%),其中A级18例(23.38%)、B级6例(7.79%)、C级4例(5.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前吻合组患者拔除胃管时间及术后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短于结肠后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年龄、2型糖尿病、胃肠吻合方式为结肠后吻合、有上腹部手术史、术中出血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6 h、年龄≥70岁、胃肠吻合方式为结肠后吻合、上腹部手术史和术中出血量≥1000 m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式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进食固体食物时间,降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