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尿促排18F-FDG PET/CT显像在尿路上皮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2017)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索18F-FDG PET/CT常规显像和速尿促排延迟显像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包括因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就诊者51例和镜下血尿原因未明者19例)的18F-FDG PET/CT常规和速尿促排延迟显像图像,并收集患者的手术或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症状和随访结果.速尿促排对尿路放射性的清除效果分为优良、良好和差3个等级.当CT所示病变处PET显像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周围尿液并能与尿液清楚区分者则考虑为肿瘤阳性.对PET/CT所发现的病灶计算SUVmax、SUVave和肿瘤/尿液比值.结果:70例患者中,46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尿路上皮癌,包括10例肾盂尿路上皮癌、14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和2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5例确诊为尿路良性病变,19例镜下血尿查因者临床随访大于1年未发现尿路恶性肿瘤.在63例行速尿促排延迟显像患者中,速尿促排成功率为96.8%.在39例同时行常规和速尿促排显像的尿路上皮癌中,肉眼分析肿瘤阳性率从常规显像的17.9%明显提高到速尿促排显像的89.7%.肿瘤/尿液比值从速尿促排前的(2.77±3.15)提高到促排后的(10.17±11.39)(t=-4.358,P-0.000).速尿促排对尿路上皮癌病灶的阳性检出影响分别为膀胱>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肝脏放射性,两者的SUVmax分别为(19.63±15.34)、(3.28±0.60)(t=-7.223,P=0.000).18F-FDGPET/CT对尿路上皮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3%、87.5%和90.0%,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90.9%和89.6%.46例尿路上皮癌患者中,9例(19.6%)全身PET/CT显像诊断有远处转移,其中8例(17.4%)因此而更改了治疗方案.结论:速尿促排延迟显像对尿路上皮癌的18F-FDG PET/CT诊断是必需的,18F-FDG PET/CT常规显像结合速尿促排显像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