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2018)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采用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辅助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扫描获取数据经Mimics 10.0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理想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规划,并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表面数据设计个性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在3D打印机上制作"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高温消毒后应用于临床手术辅助置钉.术后根据颈椎X线和CT检查结果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颈椎稳定性.采用颈部和/或枕骨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应用数字化双导航模板为24例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22例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2例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并椎板螺钉固定.共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48枚,枢椎椎弓根螺钉46枚,枢椎椎板螺钉2枚.术后CT检查示所有螺钉均未穿破钉道骨皮质.所有患者随访> 6个月,大部分患者颈部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7.78±1.12)分降至术后(2.4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肌力下降者术后均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置钉相关并发症. 结论 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寰枢椎不稳提供更合理的置钉方式.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