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灭活再植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

Orthopaedics(2018)

引用 1|浏览22
暂无评分
摘要
自体瘤骨灭活再植是重建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要手段.灭活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巴氏灭活、射线外照射、液氮、无水乙醇浸泡等技术方法在国内外的骨肿瘤中心均有报道.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不同灭活方法的操作流程、不同解剖部位实施灭活再植术的特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一些实用手术技巧.在整个灭活再植操作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无菌、无瘤的原则,术中应实现即刻坚强的内固定,并对灭活骨的全长加以保护.在各种灭活方法中,改良巴氏灭活法(高渗盐水法)和射线外照射灭活法在灭活彻底性和骨愈合率方面表现相对较为均衡.不同解剖部位应选择相应重建策略,关节骨移植选择填充骨水泥的髓内固定;而中段骨干建议选择钢板固定的同时辅以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股骨上段和肱骨上段可以选择灭活骨联合长柄假体的复合重建(APC).感染是灭活再植最常见的并发症,机械并发症和不愈合的发生,与解剖部位和灭活方法密切相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