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后凸畸形不同入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2016)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后凸畸形的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手术治疗的59例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获得随访.依据颈椎后凸Cobb角大小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分为轻度后凸(Cobb角>5°但<20°)、中度后凸(Cobb角20°~40°)和重度后凸(Cobb角>40°)3组.依据致压因素和颈椎后凸角度采用前路或者后路手术治疗,其中轻度组29例,前路手术11例,后路手术18例;中度组18例,前路手术14例,后路手术4例;重度组8例,均行前路减压重建手术.比较各组内前路和后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后凸矫正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的差异,比较组间前路手术后凸矫正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轻度后凸组与中度后凸组间后路手术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前、后路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后路手术大于前路手术(P<0.05).重度组1例术后6h发生颈部血肿,中度组1例术后12h发生硬膜外血肿;喉返神经牵拉伤4例,其中轻度组1例,中度组1例,重度组2例;11例出现术后四肢麻木、无力症状加重,轻度组2例,中度组5例,重度组4例;9例术后1周左右出现颈肩部疼痛症状加重,轻度组4例,中度组3例,重度组2例.3组间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中,末次随访时前路手术后凸畸形矫正率高于后路手术(P<0.05),JOA评分改善率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组中,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矫正率前路手术高于后路手术(P<0.05),JOA评分改善率前、后路手术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轻度组的前路手术后凸畸形矫正率为223.1%,明显高于中度组(135.1%)与重度组(120.4%)(P<0.05).末次随访时,3组间前路手术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后路手术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有轻、中度后凸畸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依据脊髓受压情况而定,后凸畸形不影响神经功能的改善;而重度后凸畸形,则应当兼顾减压和矫形,前路手术可同时达到减压和矫形的目的,获得较为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