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2019)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鼻咽癌(NPC)是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WHO分类,NPC分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和非角化型(分化或未分化)鳞状细胞癌.与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不同,NPC的发生具有明显种族和地域倾向性,其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东南亚各国及非洲东北部.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NPC的发病率不足1/100 000,而我国广东和香港地区NPC的发病率却高达15 ~30/100 000人,其中95%以上属于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影像、放疗技术的进步,NPC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在NPC高发地区仍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放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NPC患者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