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不同心功能状态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2017)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不同心功能状态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DCM患者106例,NYHAⅡ级32例(Ⅱ级组),NYHAⅢ级48例(Ⅲ级组),NYHAⅣ级26例(Ⅳ级组).入院后完善生化检查和心脏超声.再根据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FT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别.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NYHA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之间NT proBNP、hsCR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3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FT3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中,FT3越低,LVEF就越低,而hsCRP和NT-proBNP越高.结论:DCM的FT3越低,则LVEF越低,同时hsCRP、NT-proBNP越高,预测患者的临床风险的增加.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