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Journal of Diagnostics Concepts & Practice(2017)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至高血压门诊就诊的未接受降压治疗的人群中,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动态血压监测门诊就诊的未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情况,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狭窄组与非狭窄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1 13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岁,男性占49%,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占63%及5.3%.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7.4%(84例),且狭窄多位于大脑前动脉(45例)及大脑中动脉(44例),而大脑后动脉(16例)及椎动脉(7例)狭窄较少.颅内动脉狭窄组的24 h收缩压显著高于非狭窄组(132 mmHg比126 mmHg,P<0.001),2组间的其余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的颅内动脉狭窄患病风险比男性增加72%(95%CI为6%~179%,P=0.026),且患者的24 h收缩压每增加10 mmHg,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风险增加56% (95%CI为29%~88%,P<0.001).不同时段(白天、夜间、清晨时段)的收缩压增高均与颅内动脉狭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收缩压每增加10 mmHg,颅内动脉狭窄患病风险增加34%~47%(P均<0.001).结论:在我国高血压门诊未行降压治疗的人群中有较高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而收缩压升高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