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郊社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8)

引用 3|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上海社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城郊差异.方法:入组上海老年女性城区2 033人和郊区2 395人.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平均握力、跟骨超声骨密度、跌倒平衡测试等.结果:城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于郊区(26.27% vs 21.67%,P<0.01).城区老年女性椎体骨折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郊区(18.35% vs 12.14%,P<0.01),而郊区四肢骨折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城区(79.77% vs 73.78%,P<0.01).城区老年女性的平均年龄、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父母髋部骨折史、奶制品摄入、钙剂补充、跟骨超声骨密度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近1年跌倒发生史、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和5次坐立测试(five timed chair rising test,CRT)完成时间均高于农村老年女性(P<0.0l或0.05);城区老年女性户外锻炼活动量多的比例低于郊区(P<0.001).城区中,年龄越大、父母髋部骨折史、近1年跌倒史、TUG完成时间延长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跟骨超声骨密度T值越高是保护因素;郊区中,年龄越大、近1年有跌倒史、TUG完成时间延长是独立危险因素,户外锻炼活动量多则是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城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于郊区,高龄和跌倒是两组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城区老年女性有父母髋部骨折史、跟骨超声骨密度低者更易骨折,郊区老年女性户外锻炼活动量多是保护因素;应重视城郊居民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提供不同的防治策略.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