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心肺复苏后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2017)

引用 4|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心肺复苏后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5-2016-05 393例在我院因心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复苏抢救时间分为常规组(抢救时间<30 min)与超长组(抢救时间≥30 min).比较2组患者心肺复苏一般情况、预后,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心脏停搏时间、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长组患者复苏时间及肾上腺素使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进心肺复苏后,常规组ROSC、出院存活率及30 d存活率明显高于超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93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及心搏骤停病因不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发生地点、第一目击者是否是医务人员及抢救时间长短可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P<0.05).对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生地点、第一目击者是否是医务人员及抢救时间长短为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心搏骤停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对恢复自主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且心搏骤停患者病发地点、第一目击者是否是医务人员及抢救时间长短可影响预后,需引起临床重视.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