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

Clin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2020)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析41例(82只眼)急性PACG(APACG组)、34例(68只眼)慢性PACG(CPACG组)和30例(60只眼)白内障(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及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结果 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APACG急性发作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基质层呈激活状态,基质细胞肿胀,反光增强,交联成网状;内皮细胞大小不均,细胞表面有点状高反光物质沉积[角膜后沉着物(KP)],病情严重者细胞体积增大变形、融合;内皮细胞密度平均(1654±999)个/mm2,与临床前期的(2601±529)个/mm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8,P<0.001).CPACG表现为部分角膜上皮细胞活化,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异型性增加,内皮细胞密度平均(2440±442)个/mm2,与对照组的(2582±372)个/mm2无显著差异(t=1.945,P=0.054).结论 高眼压情况下可出现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异型性增加.急性高眼压比慢性高眼压对角膜损伤更重,表现为基质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后出现KP.急性高眼压导致角膜水肿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效果优于角膜内皮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