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免疫抑制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Electronic Edition)(2019)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在人群中感染率高,其感染率高低与地理、经济状况等因素相关,总体人群感染率约为60%~100%[1].与其他疱疹病毒感染特性相似,人体一旦感染CMV,可伴随宿主一生,并且其感染过程多为潜伏性感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初次感染CMV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等病毒急性感染症状,随后机体免疫应答可清除大部分CMV,但一小部分CMV无法彻底清除,并转变为潜伏性感染状态[2].但是当机体遭受打击,例如重症疾病,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潜伏状态的CMV可再次被激活,随之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以及诱发多种并发症,此过程称为CMV活动性感染过程.由于临床上CMV感染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目前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通过检测血浆中CMV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IgM、DNA、pp65等方式.当IgG大于正常值4倍及以上、IgM阳性、CMV DNA大于500拷贝数/mL或pp65阳性时,则提示CMV活动性感染[3-4].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