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5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肝脏恶性肿瘤首次治疗后的应用价值

Laboratory Medicine(2017)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索15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恶性肿瘤首次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5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54例继发性肝癌(MHC)患者及120名正常对照(NC)者血清甘胆酸(CG)、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和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Logistic回归模型逐步探索从单项到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PHC组、MHC组15项生化指标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PHC组TP、AST、m-AST、ALT、GGT、LDH、CG和TBA水平与MH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HC组除TP[ROC曲线下面积(AUC)=0.626]外,其他指标的AUC均≥0.7;MHC组除ALT(AUC=0.600)和TB(AUC=0.566)外,其他指标的AUC均≥0.7.采用EFA,PHC组和MHC组分别获得6个独立的公共因子,对每个因子内的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筛选出P9模型(由PHC组PA、CHE、Alb、CG、DBil、GGT、ALT、AST、LDH联合)和M9模型(由MHC组PA、CHE、Alb、TBA、DBil、GGT、AST、LDH、TP联合).PHC组P9模型及MHC组M9模型的诊断价值与15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相当(Z=0.590,P=0.5554;Z=0.515,P=0.6068).P9和M9模型的AUC均>0.95、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5%、阳性似然比均>10、阴性似然比均>0.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6、0.58,二者的诊断价值均明显优于单项指标.结论 P9和M9模型既有最佳的诊断效能又有最优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替代15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用于肝脏恶性肿瘤治疗后期的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控的随访指标.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