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市白纹伊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Acta Parasitology et Medica Entomologica Sinica(2018)

引用 4|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广州市白纹伊蚊的抗药性水平及变化,本研究于2017年在广州市10个行政区的11个采样点采集幼虫和蛹,带回实验室饲养(F1~F3代),采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筒法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进行监测.羽化3 d的雌性成蚊分别接触0.05%溴氰菊酯、0.75%氯菊酯、5%马拉硫磷、0.1%恶虫威和4%DDT药膜,分别计算KDT50、KRR50和24 h死亡率.结果显示,监测点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KDT50为34~62 min,KRR50为1.79~3.26,死亡率为46%~77%;对氯菊酯的KDT50为36~77 min,KRR50为1.33~2.85,死亡率为60%~87%;对马拉硫磷的KDT50为29~65 min,KRR50为0.97~2.17,死亡率为99%~100%;对恶虫威的KDT50为45~166 min,KRR50为1.67~6.15,死亡率为9%~86%;对DDT的死亡率为7%~54%.实验结果显示广州市区范围内白纹伊蚊除对马拉硫磷敏感外,对溴氰菊酯、 氯菊酯、 恶虫威和DDT均存在抗性;与2014年调查结果相比,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抗性程度升高,对DDT的抗性水平仍在继续升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