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毒力因子研究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2019)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毒力因子,指导临床感染预防及治疗.方法 选取51例行剖宫产术后患者并发切口感染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检测耐药性,PCR扩增检测毒力因子分布情况.结果 培养出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革兰阴性菌13株,真菌2株.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有甲氧西林耐药菌株12株,敏感菌株1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100.00%、66.67%、100.00%、91.67%、58.33%、8.33%和0.00%.临床分离株中pvl、fnbA、clfA、sec、tst毒力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3%、16.67%、25.00%、16.67%和33.33%.4例切口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携带tst毒力因子,其中住院时间13~22 d,平均18.3 d;未携带tst毒力因子8例患者住院时间8~16 d,平均13.6 d.结论 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主要类型,临床治疗切口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合理选用万古霉素,tst毒力因子可能会延长病程.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