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2019)

引用 3|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为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江西省39个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于2015-2018年每年的10-11月对监测区域的本地人群、流动人群、螺情和家畜等血吸虫病传播相关因素进行监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6岁以上常住居民和流动人群进行血吸虫病血清学筛查,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进行粪检;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解剖镜检法观察活螺感染情况,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核酸. 结果 2015-2018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清学检测分别45 086、31 272人次,检出阳性者分别2 080、556例,阳性率为4.61%、1.78%;不同年份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4.01%~5.58%、1.24%~2.36%,均以2017年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血检阳性率分别为5.41% (1251/23 124)、2.15% (394/18 322),均高于女性的3.77% (829/21 962)、1.25% (162/12 950) (P<0.01).>55岁年龄组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6.22% (902/14 504)、2.37% (152/6 421),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农、渔职业组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6.06%(1 932/31 868)、3.09% (383/12 408),均高于他职业组的1.12%(148/13 218)、0.92% (173/18 864) (P<0.01).本地人群累计发现粪检阳性病例6例,男性和女性各3例,以55岁以上(5例)为主,全部为农渔职业(6例),均位于鄱阳湖周边地区;流动人口未发现粪检阳性者.2015-2018年累计监测家畜4 128头,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开展钉螺调查共10 510.11 hm2,查出有螺总面积2 907.58 hm2,活螺密度0.16~0.66只/(0.11 m2),LAMP检测活螺23 007只,检测混合样品935管,发现阳性混合样品4管(均来自2015年庐山市新华村东乌龟洲). 结论 目前我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周边地区,流行区高危人群仍然以从事农渔职业、55岁以上、男性人群为主,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