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来10位著名医家汗证学术思想初探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5)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隋唐以来10位著名医家关于汗证的文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录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享、孙思邈、张景岳、王清任、叶天士、张元素、吴鞠通10位医家关于汗证的133条方证论述,按照著作名称、医家姓名、临床症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用方、治疗用药等条目,分别输入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的频数分析方法,统计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用方、治疗用药、临床症状频数及频率.结果 感受外邪、素体薄弱为主要病因病机,肺卫不固、阴虚火旺、湿热郁蒸为主要证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甘草、黄芪、人参、当归、桂枝、白术,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是自汗、盗汗,黄汗、脱汗、战汗则较少.结论 感受外邪和素体薄弱为引起汗证的两大主要因素,以肺卫不固型最为多见,桂枝加黄芪汤和玉屏风散化裁为临床常用方剂,益气固表、滋阴清热之药最为常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