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规律及雌激素水平分析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

引用 3|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门诊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508例),同期选择月经正常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300例).观察患者年龄和中医疾病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差异.结果 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肾阴虚为主,约占52.3% (23/44),育龄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约占24.3%(87/358),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虚为主,约占25.5%(27/106);功血患者各年龄段总人数与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7.224,P=0.005).崩漏266例,主要证型以阴虚血热为主,约占25.9%(69/266);经期延长156例,肾阴虚为主要证型,约占25.0%(39/156);月经先期30例,以气滞血瘀证型为主,约占50.0%(15/30);经间期出血7例,以气滞血瘀和湿热证型为主,均占30.4% (7/23);月经过多15例,气血两虚兼血瘀证型最多,约为46.7% (7/15).各中医证型分布人数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12.357,P=0.004).观察组的PR、ER表达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表达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客观的方法分析年龄、中医疾病与功血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雌激素水平变化,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