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肌损伤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0)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心肌损伤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的一种临床征象,伴随着罹患COVID-19后出现,或见于急性发病期的普通型与重症,或于COVID-19临床痊愈后发病,概由疫毒邪气由口、鼻而入,客于肺卫,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肺脏受邪,累及于心,气血不畅而发为心肌损伤.通过治疗100余例确诊COVID-19与出院康复患者,发现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心悸、气短、胸痛、胸憋闷、乏力等症状,检查所见心电图心肌缺血损伤、心肌酶升高等,表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于心的病理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心肌损伤,一方面COVID-19患者痊愈出院后,仍有体弱乏力、病情缠绵难愈,另一方面重症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极易加重病情,甚则危及生命.临床根据发病不同阶段、病情轻重程度及康复期与患者体质采用不同的证治方法.急性重型COVID-19病患心肌损伤,可用生脉饮、急救回阳汤等加减,毒热扰乱心神可酌情使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对普通型COVID-19出现心肌损伤,可用竹叶石膏汤与升陷汤加减;对COVID-19临床痊愈后以心肌损伤为主的病理变化用升陷汤、养心汤和柴陷汤等化裁,运用解毒益气养阴、益气升陷、活血化痰等方法治疗COVID-19心肌损伤,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心肌酶与心电图恢复正常范围,疗效满意,体现中医药治疗COVID-19心肌损伤的整体优势.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