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捕获-再捕获方法的海南省2015-2017年死因监测漏报情况调查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20)

引用 1|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进一步了解海南省死因监测数据的真实情况,为科学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开展调查,共分为三步:第一步,在海南省22个市、县(区)各选取满足以下条件的3个乡镇(街道):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水平接近本县(区)各乡镇(街道)的平均水平,从3个乡镇(街道)中随机选择一个乡镇(街道)作为调查点,点内所有住户作为调查对象,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查询调查点死亡时间在2015-2017年的一批随机样本(“捕获”),将其做标记.第二步,通过入户调查和查阅地民政和公安部门收集常住居民死亡信息,收集死亡时间在2015-2017年的随机样本(“再捕获”),与“捕获”样本进行比对,发现漏报病例后,收集基本信息、死亡信息和生前诊断信息等.第三步,计算漏报率,剔除粗死亡率低于5‰的调查点.结果 共计12个乡镇的116个自然村纳入分析,共收集到死亡个案5 021例,死因监测系统查询到个案4 583例,两种方式中重复个案3 496例.全省2015-2017年的漏报率估计为27.44%、22.70%和24.46%,平均漏报率为24.97%(95%CI=23.74%~26.24%).漏报率高的前3位地区是海口市琼山区(49.21%)、龙华区(41.55%)、昌江县(39.29%);漏报率低的3个地区为白沙县(0.56%)、五指山市(4.62%)、万宁市(9.63%).调查点间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25,P<0.001).年份、城市与农村、性别、年龄组间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P>0.05).结论 海南省死因监测系统中漏报率较高,各市、区(县)都存在漏报现象,但漏报率高低存在地区差异.建议强化死因监测系统的培训和督查力度,将死因监测质量与绩效和奖惩机制挂钩,同时开展死因监测系统评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