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测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中的价值研究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2017)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49个IVF治疗周期,其中精氨酸酰胺酶高值组162个周期,精氨酸酰胺酶低值组187个周期.比较两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 精子精氨酸酰胺酶高值组的受精率(78.74%)高于低值组(76.07%,P<0.05),而卵裂率高值组(98.24%)低于低值组(99.58%,P<0.05).两组间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值组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8.75%)及活产率(52.50%)均明显高于低值组(44.00%,P<0.05;33.00%,P<0.01).两组间生化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精子精氨酸酰胺酶活性与IVF-ET精卵结合有一定关系,并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