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山鹪莺的春季换羽及尾羽变化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2015)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换羽是鸟类为保证持续生存的重要过程.换羽策略与鸟类进化及对环境的适应紧密相关,研究鸟类换羽特征,对于了解鸟类的分类、系统发育、进化历史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007年3月至9月,在广东肇庆市江溪村对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和纯色山鹪莺(P.inornata)的春季换羽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雾网捕捉2种山鹪莺,对捕捉到的成体进行体重及身体量度的测量;对飞羽及尾羽进行标记:初级飞羽以翅尖的第一枚羽毛标记为“P1”,次级飞羽以翅中部最外一枚标记为“S1”,向内依次递增标记;尾羽以中央两根最长尾羽为“T1”,分别向两侧递增标记为“T2~T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不同月份山鹪莺的体重值进行差异性检验,对体重与月份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尾羽的长度和宽度进行Pearson偏相关分析(控制变量:体长).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山鹪莺换羽期为3至5月,持续时间约为60d;2)两种山鹪莺春季换羽仅更换尾羽,换羽模式均为离心型,即中央一对尾羽最先开始替换,然后向两侧由内到外逐次更替;3)两种山鹪莺的尾羽长度和宽度同步变化,但绝大部分山鹪莺非繁殖期尾羽长度与繁殖期尾羽长度之比大于非繁殖期尾羽宽度与繁殖期尾羽宽度之比,即繁殖期尾羽相对较宽;4)两种山鹪莺换羽期间体重大致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推测两种山鹪莺通过增加食物的摄入来抵抗换羽期和繁殖期重叠而导致的能量消耗,这可能与该地区丰富的食物资源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种山鹪莺换羽策略对环境的适应性.
更多
关键词
Wren warbler,Spring moulting,Moulting pattern,Tai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