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纳岭沟铀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Uranium Geology(2017)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纳岭沟铀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之一.其受古层间氧化带控制,呈板状产于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辫状河砂体中.笔者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入手,通过对不同蚀变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蚀变砂岩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受成岩作用、水-岩作用,以及油气二次还原作用等影响,并且有机碳含量在矿化砂岩中较高,说明铀矿化与有机质关系密切.矿化砂岩中的微量元素相对富集或亏损明显,可能与成岩后期(热液)的改造作用有关.蚀变砂岩均表现出壳型花岗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LREE相对富集,说明盆地北部的阴山、大青山古陆壳富铀花岗岩体是直罗组的主要物源.此外,δEu和δCe特征也表明纳岭沟铀矿床是在弱氧化-弱还原过渡性环境下形成.这些特征可作为找矿勘探的重要指示或标志.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