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冬给错纳湖全新世湖面波动

Zhang Wanyi,Zhang Jingya, Nusrat Nazir, Safarov Khomid, Zheng Qi,Mischke Steffen,Zhang Chengjun

Quaternary Sciences(2019)

引用 3|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青藏高原处于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西风环流交互作用区.末次冰消期以来, 太阳辐射对该地区的古气候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湖泊随着季风系统的变化发生了明显的水位升降,对湖岸阶地的形成起到了直接作用.本项研究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冬给错纳湖湖岸阶地记录的湖面波动历史, 试图了解青藏高原季风系统演变过程.通过湖泊北岸265 cm厚湖岸阶地沉积物粒度、碳酸盐、矿物、元素和介形虫古环境指标,结合OSL年代模式, 分析表明在约10. 2 ka B. P. 之前水体较浅;约10. 2~9. 0 ka B. P. 湖面开始上升,气候凉湿; 9. 0~8. 5 ka B. P. 为印度季风强盛期, 湖面明显上升, 降雨量增高、温度上升; 8. 5~7. 9 ka B. P. 湖面降低与气候变冷有关; 7. 9~7. 0 ka B. P. 印度季风开始减弱,气温、降雨下降,但有效湿度较大,湖面降低; 7. 0~6. 1 ka B. P. 湖面上升可能与低蒸发作用有关,印度季风仍然影响该地区; 6. 1~5. 2 ka B. P.,印度季风衰退,气候逐渐变冷、降雨量减小、水体变浅; 5. 2~4. 6 ka B. P. 气候冷干,有效湿度减小,湖面进一步下降; 4. 6 ka B. P. 至今气候干冷, 东亚季风衰退,湖面下降,期间也可能受西风环流影响而有短暂的降雨增加时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