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宝岛-长昌凹陷陵水组储层差异演化特征

Editorial Committee of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9)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宝岛-长昌凹陷陵水组砂岩储集体目前是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本文综合铸体薄片、激光粒度、元素地球化学、X衍射、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探究宝岛凹陷北坡与长昌凹陷陵水组砂岩储层的成岩演化差异性.宝岛凹陷北坡的砂岩储层具有"粒度粗、稳定组分高"的强水动力特征,是海南岛物源体系下的三角洲沉积;而长昌凹陷砂岩储层具有"粒级偏细、泥质杂基重"的弱水动力特点,是神狐隆起、西沙隆起物源体系下的海底扇沉积.机械压实导致宝岛凹陷北坡的陵水组砂岩储层颗粒普遍呈现线状或凹凸接触.高热流背景导致长昌凹陷陵水组砂岩在海底以下浅埋条件(海底以下约1400 m)下即可进入化学压实阶段,颗粒呈点-线接触,并伴生重晶石、片钠铝石等热液矿物.宝岛凹陷北坡存在早、晚两期烃类充注(14.5~10.0 Ma、2~0 Ma),期间被一期CO2充注分隔(7~3 Ma).长昌凹陷仅发育早期烃类充注(14.5~6.0 Ma),以及随后的一期CO2充注(5~0 Ma).陵水组砂岩储层演化在宝岛凹陷北坡总体以"海底以下缓慢深埋、缓慢升温",天然气充注促进溶蚀和抑制胶结为特点,而长昌凹陷则以"海底以下浅埋、快速升温",CO2持续充注促使碳酸盐或粘土或热液矿物胶结为特点.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