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南北位移对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Plateau Meteorology(2020)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Aura卫星上微波临边探测器MLS(Microwave Limb Sounder)提供的大气成分资料,研究了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移与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水汽、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215 hPa,南亚高压偏北时,水汽和CO在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东北部至中国东北地区比偏南时高,仅在孟加拉湾以北和中南半岛北部比偏南时低.在100 hPa,偏北时南亚高压控制范围内水汽比偏南时高,而CO则是偏南时偏高.下平流层68 hPa,南亚高压控制范围内偏北时的CO弱于偏南时.O3在不同高度的分布与CO相反.(2)南亚高压偏北时,高压西部及北部对流比偏南时强,30°N以北南亚高压强度也较强,将对流层低层空气向上输送,导致上对流层215 hPa的水汽和CO在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东北部至中国东北地区比偏南时高,而O3被稀释成为低值中心.(3)在100 hPa,南亚高压偏南时,反气旋环流南部的位势高度偏高,同时反气旋环流中心垂直上升运动较强,将含丰富的水汽和CO以及低浓度O3的空气向上输送,导致100 hPa上CO的高值中心浓度比偏北强,O3的低值中心浓度比偏北低.而偏南时南亚高压控制区内对流层顶温度偏低,在"冷凝脱水"作用下,偏南时的水汽反而比偏北低.(4)100 hPa南亚高压偏南时强度比偏北弱,"围困"作用也弱,在上升运动作用下,将更多的高浓度水汽和CO以及低浓度O3空气向上输送到68 hPa.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