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测算及空间分异研究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7)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科学评估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影晌因素和形成机理,可以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黄河流域504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熵权灰色模型、.Jenks最佳分类法和Kernel分析等方法,基于人均、地均组成的经济密度综合指数构建经济密度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密度综合评价模型,从空间分布特征、空间集聚状态两个维度对2000年、2014年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的特征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主要受人均密度系统影响,地均密度系统只是强化或减弱人均系统的分异强度.②黄河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密度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密度水平高,且形成了以郑州、济南为中心的高级别集聚状态,中东部以西安为中心形成了次一级集聚状态,而中西部经济密度整体水平低且仅有少量的弱集聚核心和集聚影响区.③流域中西部内部经济空间分异也发生变化.内蒙古、河南的经济密度水平较高,而其他省区的水平相对较弱;流域中西部高水平、中高水平经济密度区域及实力较强的集聚核心和扩展轴带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河南中部、陕西南部、山西中部,其他省区的集聚核心和扩展轴带较弱.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