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2021)

引用 2|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中国1980-2019年不同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分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来源标本分离到的684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别、生化表型、毒力基因分布研究,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2047株、非致病菌4800株.致病性菌株仅存在两种血清型,O∶3占比88.96%(1821/2047)、O∶9占比11.04%(226/2047).18个省市自治区的致病株以O∶3血清型为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O∶9血清型为主.非致病菌血清型众多,普遍比致病株具有更多的阳性生化反应.1821株O∶3致病株分为93个PFGE型别,分布于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K6GN11C30021、K6GN11C30012为优势带型(分别占比46.35%、22.5%),75.38%的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226株O∶9致病株共分为14个PFGE型别,分布于8个省市自治区,77.78%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结论 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广泛、宿主众多,致病株仅有两个血清型,非致病株血清型众多、可能比致病株具有更强的生化代谢能力与环境适应力.致病性菌株PFGE优势带型相对集中,地域分布广泛,多数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应警惕通过家畜家禽、食品及外环境等多种来源感染人的风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