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在良恶性单克隆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21)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评估毛细管电泳在良恶性单克隆球蛋白血症(M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门诊及住院初诊患者2 445例的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通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大数据库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断等信息。多组间单克隆球蛋白含量差异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等级秩和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型单克隆球蛋白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约登指数计算截断值。结果:2 445例初诊患者中,单克隆球蛋白阳性1 183例,其中诊断为恶性MG 944例,未定性的单克隆γ球蛋白血症(MGUS)174例,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MGRS) 65例。单克隆球蛋白分型比例由高到低为IgG-κ型、IgG-λ型、IgA-λ型、IgA-κ型、游离λ轻链型、游离κ轻链型、IgM-κ型、双克隆型及IgM-λ型。恶性MG组的IgG、IgA、IgM及游离轻链型(FLC)型单克隆球蛋白含量均高于MG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恶性MG组与MGRS组比较,IgG及IgA型单克隆球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OC曲线分析IgG、IgA、IgM及FLC型单克隆球蛋白对恶性MG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95% CI 0.926~0.968)、0.930(95% CI 0.895~0.966)、0.844(95% CI 0.722~0.967)和0.865(95% CI 0.781~0.950)。IgG型单克隆球蛋白截断值为14.24 g/L,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8.5%和90.1%;IgA型单克隆球蛋白截断值为8.88 g/L,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7.9%和81.4%;IgM型单克隆球蛋白截断值为26.93 g/L,敏感度及特异度为64.4%和90.9%;FLC型单克隆球蛋白截断值为7.08 g/L,诊断敏感度85.9%,特异度77.8%。 结论: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技术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MG的诊断,也可用于MGUS、MGRS疾病的筛查及追踪;血清单克隆球蛋白水平可有效鉴别良恶性MG。
更多
关键词
Electrophoresis, capillary,Multiple myeloma,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