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核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研究iRBD基底节区的早期损害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特发性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idopath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又称帕金森病临床前期,为寻找其早期损害的证据,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探查其早期大脑自发活动性的改变,以提供其脑损害的影像证据.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iRBD 21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2例,进行认知量表及统一帕金森病等级评分-运动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motor section,UPDRSⅢ)测评,并进行功能磁振扫描,利用局部一致性(region homogeneity,ReHo)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BD组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ROCFT)、听词语学习测验(AVLT)N1、N2、N3、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数字排序测验-注意力部分(DOT-A)得分均下降(U=133.5、t=-2.416、t=-2.873、U=134.5、U=81.0、U=144.5,P<0.05),连线测验B(TMT-B)及UPDRSⅢ得分明显增加(U=138.0、U=121.0,P<0.05);与对照组比较,iRBD组基底节区右尾状核、左壳核、右壳核及右苍白球局部一致性明显下降(t=-4.611、t=-4.360、t=-4.298、t=-3.422,P<0.05).结论 iRBD患者存在视空间、记忆、执行、注意及运动方面损害,其基底节区神经团块内部自发活动一致性明显下降,提示基底节区功能活动异常,可能是iRBD早期基底节损害的标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