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 DNA,EBV-DNA)载量的差异,探讨其在监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9月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就诊的42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EBV-DNA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瘤B症状、预后指数IPI、临床常见检测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连续定期随访的97例NHL患者治疗前后的EB病毒载量变化,讨论EBV-DNA在患者预后中的意义.结果 421例NH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阳性率为41.8%,阳性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不断增高,其中T和NK细胞来源的以及有淋巴瘤B症状的NHL患者更易受感染,且不同组织来源的NHL患者感染率也有明显差异.97例随访NHL患者按照IPI分为四组,低危组、低中危组和高中危组治疗后EBV-DNA载量明显下降,而高危组治疗后载量无明显变化.EB病毒感染后的NHL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明显低于未感染者,且风险较高,生存时间较短.临床指标中病理类型、EBV感染、淋巴瘤B症状、有无骨髓浸润、PA和CysC与预后显著相关,其中病理类型、EBV感染、有无骨髓浸润和CysC是NHL的独立预后因素,成熟T和NK细胞来源NHL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不同类型NH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DNA载量具有差异,治疗前后定期检测患者EB病毒载量变化对预后监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