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程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2021)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STEMI患者531例,均于发病12 h内行PCI治疗,PCI后72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有无二尖瓣反流将患者分入反流组(206例)、无反流组(325例),再根据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轻度反流组(115例)、中度反流组(63例)、重度反流组(28例);在无反流组中按与反流组1∶1的比例随机抽取其中2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情况,以及PCI后6个月的随访资料.结果 对照组、轻度反流组、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患者的年龄依次增大、心率增快、收缩压降低,以及糖尿病患者比例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度反流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同组前壁和侧壁心肌梗死患者(P值均<0.05).对照组、轻度反流组、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罪犯血管(IRA)为前降支的患者比例依次降低,IRA为右冠状动脉、左主干的患者比例依次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度反流组IRA为右冠状动脉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同组IRA为前降支、回旋支、左主干、其他分支的患者(P值均<0.05).对照组、轻度反流组、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的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依次延长,术后IRA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患者比例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轻度反流组、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住院天数依次延长,再住院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Ⅲ和Ⅳ级患者比例依次增高,6 min步行距离(6MWD)依次缩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对照组、轻度反流组、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均依次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轻度反流组、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患者入院时和PCI后6个月时的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依次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STMEI患者PCI后,二尖瓣反流程度越严重,患者心脏功能和临床预后越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