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果C2C2型锌指蛋白MiLSDs的生物信息及胁迫响应分析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21)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LSD(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LSD)基因编码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其他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杧果LS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杧果LSD转录因子在植物进化与发育中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根据杧果全基因组数据,对杧果LSD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包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MiLSD基因在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 表明,杧果中共有3个LSD转录因子,其分子质量为10.36~17.58 ku,理论等电点(pI)为6.68~8.93;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分析发现MiLSDs成员具有较高保守性;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MiLSD1、MiLSD2、MiLSD3分别分布在2个亚家族(ClassⅥ和Class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g)、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Xcm)、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侵染下杧果叶片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显示,MiLSD1在Cg侵染下表达量明显升高,说明MiLSD1可能对胶孢炭疽菌侵染起正调控作用;MiLSD2在Xcm、SA处理下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说明MiLSD2可能通过诱导SA来增加杧果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MiLSD3除在MeJA处理下表达量较高外其余3个处理均少量表达,说明MiLSD3可能参与杧果对MeJA胁迫的响应而对于真菌和细菌侵染以及水杨酸胁迫并不表达;此外,在MeJA处理下MiLSD1、MiLSD2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表明茉莉酸甲酯可能受MiLSDs的调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