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21)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P)及治疗前后临床影像资料,明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纳入CT/MRI随访证实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女=21:18,平均年龄65岁,平均起病时间8.4 h),所有患者均随访90天获取其mRS评分(平均2.8分).对上述患者行320排螺旋CT一站式CTP[非增强CT(NCCT)-CT血管成像(CTA)-CTP]扫描,对NCCT图像行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评分,经后处理获得脑血管图,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体积以及其相应比值,并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延迟达峰时间(Delay-TTP)].将大小一致的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其相应对侧脑实质,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39例患者中,20例预后良好(mRS≤2).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MTT及相应区域Delay-TTP与随访90天mRS评分成明显正相关(P≤0.04);而治疗后ASPECTS评分及梗死核心区CBF值与90 d mRS评分成明显负相关(P<0.05).进一步两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治疗后ASPECTS、CTP示梗死核心区体积及梗死核心CBF值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ROC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着最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90),其中敏感度、特异度及拐点值分别为79%,85%和4.5;而梗死核心区CBF具有最佳的特异度(89%),治疗后ASPECTS评分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最高的敏感度(9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核心区体积、CBF、治疗前后NIHSS及治疗后ASPECTS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比较NIHSS评分,梗死核心区CBF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有着更高的特异度.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