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渣施用对黄河故道区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Soils(2021)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通过对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监测,探究了施用菌渣对黄河故道区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用菌渣(CK),施用低量(6t/hm2;S1)、中量(12t/hm2;S2)和高量秸秆质菌渣(18t/hm2;S3),施用低量(6t/hm2;B1)、中量(12t/hm2;B2)和高量木质菌渣(18 t/hm2;B3).结果表明:相比CK,施用菌渣后第1年和第2年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 32.4%~51.8%和38.8%~101.2%(P<0.05);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每施用1 t/hm2的菌渣,可提升小麦产量0.21 t/hm2(P<0.01);不同菌渣类型间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P>0.05),秸秆质菌渣18 t/hm2处理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菌渣2年后,0~10 cm 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24.7%~57.7%(P<0.05),且0~10 cm 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分别降低了 11.6%~18.2%和20.8%~35.7%(P<0.05;B1处理除外);根系形态指标与小麦产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菌渣施用对小麦苗期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分叉数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0~10 cm 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菌渣施用后土壤有机质水平提升、物理结构改善是产量增加的关键机制.本研究表明,针对土壤有机质水平低、物理结构较差的黄河故道区低产田,施用菌渣是改善该地区土壤物理特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快速提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