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针穿刺诊断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学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21)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究经超声引导下空心针活检术(CNB)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患者术后病理学升级的危险因素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病科收治的超声引导下CNB诊断的DCIS患者,分析术后病理升级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性(DCISM)、乳腺浸润性癌(IBC)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术后病理升级为IB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348例患者中,61例(17.53%)和126例(36.21%)术后病理升级为DCISM和IBC.对DCIS术后病理学升级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BI-RADS分类,病灶内有无钙化点是病理学升级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灶内有无钙化是病理学升级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DCIS组未发现有腋窝淋巴结阳性病例.术后病理升级的病例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14.97%(28/187),DCISM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为3.28%(2/61),I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20.63%(26/126);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DCISM组和DCI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而IBC组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高于DCIS组(P<0.001)和DCISM组(P=0.002).对DCIS术后病理升级为I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分级,病灶内有无钙化以及乳腺密度是DCIS病理升级为IB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临床腋窝评估为阴性,术前CNB诊断为DCIS的患者,肿瘤较小(<2 cm),组织学分级低及病灶内无钙化的病例术后病理升级的风险较低,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豁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