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细小病毒B19感染复杂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2021)

引用 0|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成人细小病毒B19 (human parvovirus B19, HPV-B19) 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成员, 由 Cossart 于1975年在献血者的血清中发现.1981年首次证实HPV-B19与人类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发生再生障碍危象有关, 此外还能引起传染性红斑 (erythema infectiosum, EI),自发性流产、急性关节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多种临床疾病征候群[1-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障碍,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减少,而粒系、巨核系正常为特征的一类贫血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贫血为主, 伴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象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或缺 如[4],是肾移植术后以骨髓造血衰竭为特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据已有文献报道,PRCA约占再生障碍性贫血总数的3%[5].HPV-B19感染是移植术后发生PRCA的主要原因,移植受者可通过呼吸、捐献的器官或输血感染HPV-B19[6].本文报道 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HPV-B19感染相关性PRCA,同时合并有颅脑感染及尿多瘤(BK polymathvirus, BK)病毒感染的复杂病例,通过小剂量、多疗程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和减少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结合相关文献,以及本例的发病和治疗特点,以探讨肾移植术后HPV-B19感染相关性PRCA的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方法,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