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分析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秦皇岛地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状况,以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和海港医院送检微生物实验室的尿培养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通过碳青霉烯类失活(CIM)试验筛选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共送检尿标本5732例,分离病原菌1925株,阳性率为33.6%,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比例占51% (982/192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60.0%,对ESBLs的耐药率为30%,对产碳青霉烯酶的耐药率为0.8%;肺炎克雷伯菌对ESBLs的耐药率为39.3%,而对碳青霉烯酶的耐药率为26.4%;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70.0%,而对美罗培南(2.4%)、阿米卡星(6.1%)耐药率较低;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为50%,而对美罗培南(5.3%)、阿米卡星(5.3%)耐药率较低.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和5株大肠埃希菌CIM试验均为阳性,经PCR扩增后测序确认肺炎克雷伯菌全部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5株大肠埃希菌有3株携带NDM-1型碳青霉烯酶,2株携带NDM-5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应结合尿培养和药敏结果早期合理为患者选用抗菌药物,并且应加强尿培养监测,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