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模拟双通道螺钉置入同一腰椎椎弓根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Orthopaedics(2021)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三维CT模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w,PS)和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置入同一腰椎椎弓根,并分析置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Mimics 10.0软件重建49例病人腰椎三维图像,测量双侧L1~L5椎弓根直径(横径和纵径).将横径及纵径各分为3档,横径:<8.0 mm、[8.0 mm,12.0 mm)、≥12.0 mm;纵径:<10.0 mm、[10.0 mm,14.0 mm)、≥14.0 mm.将年龄分为3档:<40岁、[40岁,60岁)、≥60岁.制定3种不同置钉方案:方案A,先置入PS并固定位置,后置入CBT;方案B,先置入CBT并固定位置,后置入PS;方案C,同时置入PS和CBT,并保持PS偏下、CBT偏上,各螺钉可自行调整进钉点及角度.每个椎弓根均进行3种方案的置钉,统计49例病人共计1470次置钉的成功次数.按照置钉是否成功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横径、纵径、置钉方案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置钉成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470次模拟置钉中,23例女性的置钉成功次数为159(159/690,23.04%),26例男性的置钉成功次数为407(407/780,52.18%).年龄<40岁者17例,置钉成功次数为247(247/510,48.43%);年龄为[40岁,60岁)者19例,置钉成功次数为189(189/570,33.16%);年龄≥60岁者13例,置钉成功次数为130(130/390,3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钉成功组和置钉失败组间横径、纵径及置钉方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弓根横径、纵径、置钉方案是置钉成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在腰椎同一节段同时置入PS和CBT具有可行性.椎弓根横径及纵径、置钉方案均可影响置钉成功率.双通道螺钉技术可以为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提供更多选择,扩展现有的腰椎内固定方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